新聞NEWS
旋轉蒸發儀的基本常識和歷史演變
旋轉蒸發儀,又名旋轉蒸發器,是實驗室中常用的設備。它主要由電機、蒸餾瓶、加熱鍋、收集瓶和冷凝管等部分組成。這種儀器的核心部件是蒸餾燒瓶,它是一個帶有標準磨口接口的茄形或圓底燒瓶。通過與高度回流蛇形冷凝管和減壓泵相連,回流冷凝管的另一開口與帶有磨口的接收燒瓶相連,用于接收被蒸發的有機溶劑。
在冷凝管與減壓泵之間有一三通活塞。當體系與大氣相通時,可以將蒸餾燒瓶和接液燒瓶取下,轉移溶劑。而當體系與減壓泵相通時,則體系應處于減壓狀態。使用時,應先減壓,再開動電動機轉動蒸餾燒瓶,結束時,應先停機,再通大氣,以防蒸餾燒瓶在轉動中脫落。
作為蒸餾的熱源,旋轉蒸發儀通常配有相應的恒溫水槽。通過電子控制,使燒瓶在最適合速度下恒速旋轉以增大蒸發面積。同時,通過真空泵使蒸發燒瓶處于負壓狀態。在旋轉的同時,蒸發燒瓶置于水浴鍋中恒溫加熱。這樣,瓶內的溶液在負壓下進行加熱擴散蒸發。此外,在高效冷卻器的作用下,可以將熱蒸氣迅速液化,加快蒸發速率。
回顧旋轉蒸發儀的發展歷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船員們注意到船帆上的霧氣冷凝液滴,水手們將羊毛放到加熱的罐子上方獲得了淡水,這就是最早的羊毛冷凝器。后來,亞里士多德研究了蒸餾及冷凝原理,發現了自然界的水循環規律。公元2世紀,煉金術士們研制了最早的銅質蒸餾裝置——“蒸餾鍋”。17世紀,愛爾蘭物理學家Robert Boyle首次進行了具有革命意義的真空蒸餾,證明了壓力與沸點之間的關系,極大提升了蒸餾速度。
到了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C.C.Draig與M.E.Volk分別提出了旋轉燒瓶的概念,使樣品實現更好的混合和更大面積的受熱。同時期誕生了最早的商品化的旋轉蒸發儀。時間推進到21世紀,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智能化的旋蒸成為現代實驗室的標配。
保養旋轉蒸發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使用前要仔細檢查儀器和玻璃瓶是否有破損,各接口是否吻合;
其次用軟布擦拭各接口并涂抹少許真空脂;各接口不可擰得太緊,要定期松動活絡;
先開電源開關再讓機器由慢到快運轉,停機時要使機器處于停止狀態再關開關;各聚四氟開關不能過力擰緊;
每次使用完畢必須用軟布擦凈留在機器表面的各種油跡、污漬、溶劑剩留保持清潔;
停機后擰松各聚四氟開關;電氣部分切不可進水嚴禁受潮;
定期清潔密封圈檢查軸上是否積有污垢用軟布擦干凈然后涂少許真空脂保持軸與密封圈滑潤。